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养生知识 > 季节养生 > 春季养生 > 倒春寒来袭,别让气血不足成为你的健康短板!

倒春寒来袭,别让气血不足成为你的健康短板!

2025-03-10稿源:食疗网
【中医食疗学】针对“倒春寒”导致的畏寒、气血不足问题,推荐3类暖身食物+3道中医汤方,涵盖黄芪乌鸡汤、蒜苗炒肉等食谱,助你补气血、健脾胃,安稳度过寒春!

明明春天了,为什么身体比冬天还冷?最近气温骤降,不少读者留言抱怨:

明明换上了春装,手脚却冷得像冰块,食欲不振、疲劳乏力,甚至感冒频发……

这正是“倒春寒”的典型症状!中医认为,春季阳气初升但未盛,寒邪易入侵人体,导致气血运行不畅,尤其对女性、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影响更大。

一、倒春寒的“健康杀手”,你中招了吗?

1. 气血不足,手脚冰凉

寒气侵袭时,气血不足者因循环能力弱,手脚末梢供血不足,更易畏寒,甚至引发免疫力下降。

2. 脾胃虚弱,消化不良

低温会抑制脾胃功能,导致食欲减退、腹胀腹泻,加重湿气内停。

3. 呼吸道与关节受袭

寒潮刺激呼吸道黏膜,诱发感冒、咳嗽;关节受寒则易引发风湿痛,尤其是女性膝盖。

二、3类“暖身食物”补气血、健脾胃

1. 驱寒暖胃必吃:辛温食材

生姜、葱白:散寒发汗,可煮姜枣茶或入汤。

羊肉:温补气血,炖汤最易吸收,搭配萝卜可解腻。

韭菜:升发阳气,推荐韭菜炒鸡蛋,简单又营养。

2. 补气血之王:药食同源

黄芪、党参:经典补气组合,适合炖乌鸡汤,增强免疫力。

红枣、黑豆:养血安神,与山药、鲫鱼煮汤,健脾又润燥。

3. 健脾胃“黄金搭档”

山药、莲子:煮粥或炖排骨,修复脾胃功能。

小米、燕麦:富含膳食纤维,缓解春困,提升消化力。

三、3道中医推荐汤方,轻松应对倒春寒

1. 黄芪党参乌鸡汤

食材:乌鸡、黄芪、党参、红枣、枸杞。

做法:乌鸡焯水后与药材炖煮2小时,最后加盐调味。

功效:补气养血,尤其适合面色苍白、易疲劳人群。

2. 蒜苗炒肉

食材:蒜苗、瘦肉、姜片。

做法:肉丝煸炒后加蒜苗段,调味翻炒。

功效:蒜苗驱寒,瘦肉补铁,增强抗寒能力。

3. 红糖姜枣茶

食材:红糖、生姜、红枣。

做法:食材加水煮沸,转小火煮10分钟。

功效:温中散寒,缓解经期腹痛和手脚冰凉。

倒春寒再冷,也冻不垮懂得食疗的你!这个春天,与其抱怨天气,不如用一碗汤、一道菜,为自己筑起温暖的防线。

  • 大家还在看
  • 最后15天!谷雨养生黄金期,中医:不知道这4件事肝脾都吃亏

    谷雨节气如何通过饮食祛湿护肝?中医推荐榆钱、香椿、春笋等5种时令食材,详解茯苓鲫鱼汤、枸杞叶猪肝汤等家常食疗方,解析谷雨养生核心原则与饮食禁忌,科学应对春季湿气重、脾胃虚弱问题。

    2025-04-22
  • 为什么说谷雨是全年排毒减肥黄金期?

    谷雨节气是全年淋巴排毒效率提升23%的黄金期,中医解析湿胖、易过敏、上热下寒三类体质特征,提供白扁豆冬瓜汤、三色糙米粥等5道科学食疗方,通过清湿、通肠、补气三原则实现温和排毒减肥,把握15天调理窗口期。

    2025-04-22
  • 寒食节为什么要吃冷食?

    寒食节为何要吃冷食?原来误解千年,寒食并非伤胃。本文揭秘寒食节来历及与清明节区别,讲述青团、馓子、茶叶蛋3种寒食节冷食的正确打开方式,解析吃冷食不伤胃的原因,还分享日常吃冷食的三要三不要,传授“选材暖、加工熟、搭配热、吃时缓”的养生秘诀,带你领略寒食节传承千年的饮食智慧。

    2025-04-22
  • 清明湿气重必看!4道祛湿汤解决春困湿疹,中医教你体质调理法

    清明前后湿度超80%易诱发湿疹春困!中医师解析湿热/寒湿体质差异,推荐四道对症祛湿汤(含粉葛鲫鱼汤、四神猪肚汤等),详解食材配伍禁忌与饮用时间,教你在潮湿季节科学排湿,改善皮肤瘙痒、腹胀乏力等换季不适。

    2025-04-15
  • 得罪医美机构也要曝!这5种花越吃皮肤越亮,素颜自拍不用开磨皮

    揭秘故宫复原的唐代食花养颜术!详解樱花/槐花/辛夷等5种春日鲜花的逆龄吃法,包含盐渍樱花茶制作、桃花粥黄金配比等实操技巧,教你用枝头绽放的鲜花吃出毛孔隐形、素颜发光的春日好状态!

    2025-04-14
  • 一口青团解春困:清明果藏着老祖宗的“春病方”

    清明果(青团)是清明节气中医食疗智慧的代表,本文解析艾草、糯米的养生功效,提供湿热、虚寒、痰湿3类体质定制吃法,揭秘低糖版家庭食谱及食用禁忌,助你吃对传统美食,顺应春季疏肝健脾养生需求。

    2025-04-11
微信扫一扫
查看传统中医食疗学
养生知识
中医食疗学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