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茶的分类之茶疗单方(单味茶)
单味茶属于中医药“七情合和”中的“单行”,只一味成方,故又称“茶疗单方”。
茶的品种很多,有绿茶、红茶、黄茶、黑茶、白茶、乌龙茶,共6种基本类型。此外,还有再加上茶,包括花茶(玫瑰花茶等)、萃取茶(浓缩茶、速溶茶等)、紧压茶(黑砖、饼茶等)。
每种茶都有各自不同的茶疗保健功效。
药茶的分类之茶疗复方(茶加药)
茶加药属于中医药配伍其他药物而成的“复方”,故又称“茶疗复方”。配伍规律主要与“同类相需”和“异类相斥”有关。这一种类的方剂自唐、宋以至元、明医学著作中,屡见不鲜。在许多大型中医学著作中,都列有“药茶”的专篇,如《和剂局方》、《太平圣惠方》、《普济方》等。
古方中,以川穹茶调散最负盛名,首载于《和剂局方》,在宋朝已经广为应用。同类方还有菊花茶调散、川穹茶等。民间秘方中,以午时茶最为重要,首载于清朝名医陈修园所著《经验百病内外方》,近代仍十分流行。同类方有天中茶、万应甘和茶等。
药茶的分类之非茶之茶(代茶)
代茶的组方中实际上并没有茶,只是采用饮茶形式而已,用其他中药“如造茶法”、“一依煎茶”法饮服,故又称之为“非茶之茶”。
代茶的做法,视所用药物质量而可用开水泡饮(较宜于质地轻松者)或略煎(宜于质地较坚厚者)。
其实,代茶疗法古代早已有之,在唐朝名医王焘所著《外台秘要》中,已有“代茶”一词。宋代的记载就更多了,据宋代文献《梦粱录》的描述,当时在茶馆中兼卖缩脾饮,即以乌梅、砂仁等煎汤代茶,略似今日的酸梅汤。
由此可见,代茶虽然无茶叶,但白古以来与茶密切相关。